山东:今年城乡低保标准增长7%以上
中工网讯 5月1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助力共同富裕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全省民政系统聚力加快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我们联合省财政厅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覆盖9类困难群众的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今年的城乡低保标准较上年增长7%以上,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庄严介绍,聚焦“弱有所扶”,山东省织牢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网,建立因病致贫重病患者依申请救助工作机制,扩大了救助政策覆盖范围,提高了救助的可及性。联合10部门印发《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目前纳入监测范围的低收入人口208万人。7个部门20类救助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和“掌上办”,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聚焦“老有所养”,去年以来,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有关部门出台人才队伍、老年助餐、资金补助、综合监管等政策文件7个,不断完善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健全覆盖县、乡、村、家庭四级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机构床位总量达到44.8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74%,比2022年底增加6个百分点;建设老年食堂1.2万处,其中农村老年食堂占比69%;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5.3万户,其中农村地区占比69.8%。在兜底保障方面,省、市、县均健全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在全国率先开展支持经济困难重度失能老年人集中专业照护服务工作,全省16市全部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为经济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制度。同时,将农村养老作为工作重点,发展县级敬老院156处、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155处,每年为农村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补贴共计6.3亿元。
聚焦“幼有所护”,全省5.22万孤困儿童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待遇,近1.3万例病患孤儿获得“明天计划”项目资助,3269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成年后在大中专院校就读获得每人每年1万元助学资助。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完成县级儿童福利院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6家儿童福利机构全部开通就诊绿色通道、成为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建成市、县、乡、村四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网络,不断优化服务机构、配强服务队伍,推进服务设施城乡均等化。
同时,聚焦“好善山东”,山东省更好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近三年每年慈善捐赠金额达36亿元以上,慈善组织数量增长幅度保持30%左右,目前,全省登记注册慈善组织数量1132家,居全国第3位。创新实施“慈善救急难双百行动”“情暖夕阳”“护佑成长”“爱心复明”等帮扶项目,惠及130万人次。此外,山东省还在全国率先出台《山东省社区慈善基金设立运行指引(试行)》,目前,全省设立社区慈善基金3520只、基金总额1.83亿元,累计开展社区慈善项目2444个,受益群众1625万人次。
省财政厅总经济师韩震介绍,今年山东继续发力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各级财政部门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加大保障力度,预计全省各级财政民生投入将突破万亿大关,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其中,省财政统筹安排资金636亿元,着重支持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聚焦“难有所助”“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610元提高至640元。同时,持续推动公共服务扩量提质,省财政统筹安排资金157亿元,立足“劳有所得”“学有所教”“住有所居”,支持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
(山东工人报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