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全链条保护知识产权 破案260余起

ysctx1年前 (2024-02-27)法治资讯157

人民公安报讯(记者冯锐、通讯员雨桐破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6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47个、涉案金额15.7亿余元……2023年以来,黑龙江省公安机关创新保护机制、强化打击职能,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取得显著成果,有力护航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公安厅食药环侦总队科学谋划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对策,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工作列为年度重点任务,纳入重点督导督办,持续深入组织开展“昆仑”“剑网”等专项行动,全力推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工作。同时,严打侵权假冒犯罪链条,紧盯食品药品、农资器具、机械设备等民生领域中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广泛关注的侵犯知识产权突出问题,密切关注网络交易、社交媒体和直播等网络平台,深入挖掘线索和研判分析,联合相关部门深化治理,坚决斩断犯罪链条,营造法治营商环境。

此外,食药环侦总队组织全省公安食药环侦部门,运用挂牌督办、扁平化指挥、集群打击等方式,成功破获一批知识产权领域大要案件,强化特色优势产业的商标品牌保护,提升了公安机关服务效能和战斗力,让企业感受到“公安温度”,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为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食药环侦总队联合相关部门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普法教育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讲解识假辨假知识,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和举报假冒侵权违法行为,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延边刑事律师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ncda.com/?id=106

分享给朋友:

“黑龙江:全链条保护知识产权 破案260余起” 的相关文章

最高检印发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典型案例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凡超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一批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典型案例,并通知要求各地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民事检察职能,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不断加大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力度,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这8起案件分别是内蒙...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养老服务民事纠纷典型案例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尊老、敬老、养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8亿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

遭遇校园欺凌,如何有理有利应对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景韵润●“让旁观者不再旁观”对学生欺凌问题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要引导学生敢出手、能出手,更要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出手,要教育引导学生在确保自己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及时向老师、学校反映●受害者要及时、全面地保留各种证据,以便后续对欺凌事件的有效处理,包括拍照摄像及时记录伤...

2023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8万件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记者齐琪)记者26日从司法部获悉,通过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等活动,2023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8万件,为54万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68亿元,有效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据介绍,各地法律援助机构充分利用59万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7万个法...

非全日制用工,如何避免走入误区?

非全日制用工是一种灵活用工的模式。既降低了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也能促进就业。但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用工存在一些误区。走出这些误区,有助于维护双方合法权益。误区一全日制用工却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个别用人单位自作聪明,将本应与员工签订的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随意改为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在裁审实践...

四川首例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实现直接结算

四川日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唐子晴)4月1日,全国131个试点城市启动为期一年的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当天,家住成都市锦江区的重庆市大足区玉龙煤矿退休工伤职工兰先生,在四川省康复医院办理了备案和刷卡就医手续,成为我省第一例享受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员。兰先生今年66岁,患职...